空气脏我们就带口罩,空调系统需要用过滤器。过滤器的材料和口罩差不多,都是纤维做的,靠一层层的纤维拦截捕捉灰尘。
国标GB/T 14295—2008《空气过滤器》给出了各级过滤器(粗效到亚高效过滤器)的效率和阻力要求,如表所示。
我们经常在家用空调器里看见的白色的或黑色过滤网,不能称为过滤器,它的效率几乎为零,连最低级别的粗效4级都够不上。只能用于拦截衣服纤维什么的。在中央空调中也就是拦截树叶、鸟毛之类的,为粗效过滤器当个先锋。
低级别的粗效过滤器通常都是用于空调系统的第一道过滤器,主要用于捕获空气中的大颗粒物,其效率是以拦截的灰尘的重量计算的,所谓“计重”效率。
中效过滤器以上级别的过滤器主要用于拦截空气中的细颗粒物,我们采用测量过滤器针对大于等于0.5的μm颗粒的计数效率,就是测量透过过滤器的颗粒数量,以此评价过滤器的效率。比如,过滤器上游空气≥0.5μm的颗粒物浓度为10,000粒/m3,下游浓度为3,000粒/m3,那么这台过滤器的效率就是70%,刚好满足高中效过滤器的要求。
现在市面上还流行针对PM2.5的过滤效率,它实际上是一种计重效率。比如,过滤器上游空气≤2.5μm的颗粒物浓度为100μg/m3,下游浓度为25μg /m3,那么这台过滤器对PM2.5的效率就是75%. 通常,过滤器去除PM2.5的效率比去除≥0.5以上的颗粒物的效率要高些。
大部分用无纺布做的粗效过滤器,洗2-3次就不能再用了。中效过滤器更是不能清洗的,用完了就得扔,是一次性消耗品。因为清洗时,过滤器纤维之间空隙会被弄大,这样就起不到过滤作用了。
欧美室外空气质量好,空调系统都至少安装中效过滤器,而且用完就扔。我们中国人过紧日子过惯了,很多大楼只安装粗效过滤器,即使装了中效过滤器的,积尘满了,物业人员都舍不得扔,还反复洗着用。就跟小孩用的尿戒子似的。
现在室外大气污染严重,为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,才逐渐意识到更换过滤器本来就是该花的钱。实际上,更换过滤器的费用折算到人均每天也不到2-3块钱,比买纯净水还便宜。所以,赶紧把尿戒子换成尿不湿吧。我们中国人虽然不怕死,不过活着得有个质量吧。